12年國教入學 應漸進變革
【聯合報╱張嘉麟/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副教授(台中市)】 2011.08.07 02:57 am
十二年國教的訊息紛紛擾擾,身為家長的我,感到自己也成了白老鼠,每天都要接受不同的實驗處置,不知何時方休?
首先,教育部要釐清的一個問題,是高中階段的教育,需不需要做適當的分流?要不要讓不同學習程度與不同性向的學生集中教學?
依目前趨勢看,教育部與某些團體的主張,是希望產生常態分布的高中,希望消除明星學校,進而讓學生免除被比較的升學壓力。然而,了解教育實況的人一定知道,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,就已經產生程度上的差異,而且這個差異將隨著高中課程的深化進一步擴大,若不進行能力分班或分組教學,將會使教學成效大打折扣。
然而,能力分班又會產生比較,必然會遭遇某些團體的大力撻伐,恐無法執行,所以常態高中將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?教學成效會比現制好嗎?我的答案是否定的。
如果教育部承認高中有分流的必要,那麼,入學方式的草案恰與分流的可能性相牴觸。如果不能採計學校或會考成績,要如何進行分流?如果超額時,可用會考成績篩選,會考勢必要寄發原始分數或量尺分數,因為三級的會考成績是不足以當作分發依據的,但這又與教育部規畫會考的用意不符。
其實,適性發展才是對學生最有利的升學安排,國中的成績與性向探索,皆可做為學生選擇高中的參考。目前被反對最力的「明星高中」現象,是無法藉由入學方式的打壓消除的,特色學校將成為殘存的超級明星高中。
另一方面,教育部的政策對私立高中有無強制性?若私立高中不滿意免試方案,而採獨立招生,目前的熱門私校,也立即成為超級明星學校的一員,屆時,學生的升學壓力,將比現制更大,因為一旦落榜,就只能到被選剩的高中就讀。
教育部對高中入學方式變革的規畫,爭議性大又缺乏完整的觀照,教育部完全無意在進行試辦與檢討後,再全面上路,而是打算在一百零三年驟然實施。對此,個人堅決反對,並提出兩個建議:一、讓十二年國教與高中職入學方式的變革脫鉤,十二年國教如期在一百零三年實施,但入學方式的改變應採漸進而穩健的步驟進行;二、在明年起的免試入學方案中,規畫部分名額進行新方案(例如完全不採計成績)的試辦,可逐年增加名額,但要每年檢討成效,之後再依實施成果決定最佳的方案。
【2011/08/07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